303 馬太鞍的巴拉告
上到第七課是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說明文 原住民生活環境對城鎮小孩來說是陌生的 真擔心上起來成效不彰 經嘗試用六何法提問 分組討論並整理寫成書面 發現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強 不容小覷呢!
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
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
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
305 心智繪圖運用--下雨的時候
心智圖法(Mind
Mapping)已在台灣教育現場實行多年,其概念主要強調以圖解心像聯想技術激發人類潛能,將放射性思考(radiant thinking)具體化。因為發散式思考和人類神經突觸(synapse)激發過程有相似之處,所以心智繪圖猶如紙上的腦部運思,在寫作方面可以將每個已被整合的概念發散出來,在閱讀方面則是將繁雜的資訊歸納成不同主題或子題。
孩子在心智繪圖的過程中,把大量文字透過線條、顏色、文字、數字、符號、圖形等各種方式,快速且清楚而簡要地的紀錄下來。在三年級短短的國語課文中,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整合為數不多的各個主題重點。
本次所實施的是"下雨的時候"這篇課文。因為是首次繪製,老師在黑板上仍從頭到尾配合口述,繪製了一張完整的心智圖,再請孩子開始畫。之所以沒有一步驟一步驟引導請孩子跟著畫的原因,在於老師認為每個孩子需要思考構築畫面的時間不同,若能有一個完整的時間給孩子思考並繪製,可能可以看到更好的創意,也可以檢視他們聽懂多少。
底下是老師的實作成果舉隅:
實作心得:孩子大多能融入不同顏色、形狀、圖形等元素,但對於線條粗細代表主題與子題的差異及連結較不理解,可於日後多提示此要點。另外,三年級的孩子還不太能自己分析主題所在,為主題命名,因此,可能在這個部分得倚賴老師引導討論。另外,將六合法(6W)融入心智繪圖,等於先幫孩子規畫好主題,孩子比較容易找到各主題下應歸納進去的內容。
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
305 結合集中識字法的創意寫作--文字變變變
其實,本篇作文是三上同名課文--文字變變變 的仿作。但因為該篇課文本來就是創意發想為主軸,孩子無法從生活中提取某段生活經驗落成文字,也就真實考驗著孩子們的創意了。
該篇課文主要拆成兩個意義段。一是"部"和"陪"、"陳"三個字為一組,因為相似或相同部件所營造的趣味故事。二是利用"田"、"由"、"甲"、"申"四個形近字,串成一篇故事,簡短而富有趣味,從字形去發想背後所衍生的故事實在發揮創意的好題材。
在體裁方面,本課是新詩,但三年級的孩子對於詩的寫作方法一無所知,只知道讀過很多這種短短的文章,也知道"詩"這個東西,例如:唐詩(近體詩)。但該如何去寫,其實還是需要老師慢慢引導。
而本人在引導此篇寫作時,並沒有太過苛求詩的形式,把重點擺在內容及該隱含的創意上。在內容的引導上,老師先帶他們討論形近字,以集中識字法的模式,找出數組字群,寫在黑板上,再以其中一組為例,臨場編了故事,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之外,也意識到本篇寫作並不如想像的難。
另外,本人在孩子寫作方式上也做了些嘗試--採用兩人協作,也就是兩人寫一篇即可,孩子們都好開心,因為可以不用完全自己想。方法是兩人找了一組字後,討論協作,兩人文字可以一模一樣,作文紙其他空間要用來畫插圖,此點是評分依據之一。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幾個作品:
該篇課文主要拆成兩個意義段。一是"部"和"陪"、"陳"三個字為一組,因為相似或相同部件所營造的趣味故事。二是利用"田"、"由"、"甲"、"申"四個形近字,串成一篇故事,簡短而富有趣味,從字形去發想背後所衍生的故事實在發揮創意的好題材。
在體裁方面,本課是新詩,但三年級的孩子對於詩的寫作方法一無所知,只知道讀過很多這種短短的文章,也知道"詩"這個東西,例如:唐詩(近體詩)。但該如何去寫,其實還是需要老師慢慢引導。
而本人在引導此篇寫作時,並沒有太過苛求詩的形式,把重點擺在內容及該隱含的創意上。在內容的引導上,老師先帶他們討論形近字,以集中識字法的模式,找出數組字群,寫在黑板上,再以其中一組為例,臨場編了故事,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之外,也意識到本篇寫作並不如想像的難。
另外,本人在孩子寫作方式上也做了些嘗試--採用兩人協作,也就是兩人寫一篇即可,孩子們都好開心,因為可以不用完全自己想。方法是兩人找了一組字後,討論協作,兩人文字可以一模一樣,作文紙其他空間要用來畫插圖,此點是評分依據之一。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幾個作品:
實作結果心得:對於從字形衍生故事仍有不少學生遭遇困難,推論應是沒有創作故事的舊經驗,即便老師提示說"只要寫一個短短的事件就好"、"只要能把那個字形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表現出來就好",很多孩子仍舊沒有頭緒。但不可諱言,閱讀根基較豐厚的學生對於創作故事游刃有餘,也多半能作為同組夥伴的模範、引導者。總之,非命題式作文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,對於越高年級的學生越適合,日後可以增加此類型創作的機會。
305 課文圖像化--三下第八課 油桐花.五月雪
其實,圖像一向是小孩特別喜歡的項目。在進入文字抽象思維之前,圖像的直觀思考是主要的記憶途徑。因此,在做資訊鏈結時,我們不妨摻雜一些圖像來幫助記憶。
圖像的運用,不只可以用在提取資訊的當下,也可以用在回溯資訊。可以用在閱讀,也可以用在寫作。底下,是將圖像思維放在回溯的運用。
三下第八課「油桐花•五月雪」,自然段不多,且結構非常清楚,每段按照時間推衍,分別寫出遠距離欣賞油桐花的景色,以及走進油桐步道中近距離欣賞的景致,當中亦以時間為軸,描述不同時間觀賞的景致變化。
這種文章很容易讓人將整篇故事記起來。因此老師讓孩子在學習完本課後,利用四格漫畫的形式,將課文"畫出來"。
由於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,老師仍然必須在黑板親自示範一次,如何切割畫面,擷取該畫的重點,這動作同時也在訓練孩子"提取大意",有種找尋關鍵字的意涵。在老師做完完整的示範後,孩子回家習作。讓我們來看看習作的成果:
孩子在老師引導後,確實能夠記住重點在於:遠景長鏡頭和近景特寫鏡頭的描繪。另外,可以在某些作品看到孩子記得大白天時油桐花是一簇簇白色的花團,傍晚花色則是在夕陽的映照下逐漸轉黃。
另外,文中將油桐樹轉化成人的姿態,也在某些作品中被忠實呈現出來了,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很棒呢?
最重要的是,孩子畫完後,對於課文的印象更深刻了,這是老師引用此法最主要的目的。
圖像的運用,不只可以用在提取資訊的當下,也可以用在回溯資訊。可以用在閱讀,也可以用在寫作。底下,是將圖像思維放在回溯的運用。
三下第八課「油桐花•五月雪」,自然段不多,且結構非常清楚,每段按照時間推衍,分別寫出遠距離欣賞油桐花的景色,以及走進油桐步道中近距離欣賞的景致,當中亦以時間為軸,描述不同時間觀賞的景致變化。
這種文章很容易讓人將整篇故事記起來。因此老師讓孩子在學習完本課後,利用四格漫畫的形式,將課文"畫出來"。
由於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,老師仍然必須在黑板親自示範一次,如何切割畫面,擷取該畫的重點,這動作同時也在訓練孩子"提取大意",有種找尋關鍵字的意涵。在老師做完完整的示範後,孩子回家習作。讓我們來看看習作的成果:
孩子在老師引導後,確實能夠記住重點在於:遠景長鏡頭和近景特寫鏡頭的描繪。另外,可以在某些作品看到孩子記得大白天時油桐花是一簇簇白色的花團,傍晚花色則是在夕陽的映照下逐漸轉黃。
另外,文中將油桐樹轉化成人的姿態,也在某些作品中被忠實呈現出來了,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很棒呢?
最重要的是,孩子畫完後,對於課文的印象更深刻了,這是老師引用此法最主要的目的。
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
401閱讀悅讀
訂閱:
文章 (Atom)